• 全国 [切换]
  • 深圳市鼎达信装备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真空技术 » 正文

    一种基于适配器模式的惯导软件设计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15 08:57:30    浏览次数:13    评论:0
    导读

    摘 要:随着软件任务的不断增多,传统的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任务要求,亟待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复用程度。针对惯导系统软件接口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适配器模式的惯导软件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动多态适配器和静多态适配器技术,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接口的定义灵活可靠,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可

    摘 要:随着软件任务的不断增多,传统的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任务要求,亟待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复用程度。针对惯导系统软件接口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适配器模式的惯导软件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动多态适配器和静多态适配器技术,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接口的定义灵活可靠,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可扩展性差、可重用性差、难于维护等问题。

    关键词:适配器设计模式;惯导软件

    0 引言

    软件业的发展不仅要求软件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可靠性,而且对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模式主要用于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发生的问题,每一个设计模式都可以被应用于任何系统,因为它集中于一个特定的面向对象设计问题或设计要点,描述了什么时候使用它,以及使用的效果和如何取舍等,是软件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经验。

    设计模式主要分3个类型:结构型(Structural),创建型(Creational)和行为型(Behavioral)。其中,结构型模式主要用于如何组合已有的类和对象而获得的结构,一般借鉴封装、代理、多继承等概念,将一个或多个类或对象进行封装以提供统一的外部视图或新的功能。常见的有适配器模式(Adapter)、合式模式(Composite)、桥接模式(Bridge)、装饰模式(Decorator)等。

    相对于其他模式,适配器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2个已有接口之间不匹配的问题。该模式不考虑这些接口是怎样实现的,也不考虑各自可能会如何演化,从而不需要对2个独立设计的类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重新设计,就能够使它们协同工作。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另外的接口,使原本因为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接口实现在一起工作。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两种方式,其中类适配器使用多重继承对一个接口和另一个接口进行匹配,如图1所示;对象适配器依赖于对象组合,如图2所示。

    图1 类适配器说明
    Fig.1 Class adapter illustration

    图2 对象适配器说明
    Fig.2 Object adapter illustration

    图1、图2中,Target为定义Client使用的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接口,是已发布的接口;Client使用已发布接口的部件与Target接口的对象协同;Adaptee为定义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新增加的功能,这个接口需要适配,Adapter对Adaptee的接口与Target接口进行适配。Client在Adapter实例上调用一些操作,接着适配器调用Adaptee的操作实现这个请求。

    1 问题描述

    以典型的捷联惯导系统为例,惯导系统软件典型外部接口如图3所示。惯导系统与陀螺、控制电路、卫星接收机、测试设备的通信接口为RS-422接口、惯导系统与制导计算机的接口为1553B接口,惯导系统与温度传感器的接口为I/O接口。惯导系统软件如何设计通用接口以满足外部接口的多样性,是惯导系统软件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3 惯导系统软件外部接口示意图
    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oftware external interface

    在面向对象技术中,对象通过接口与外部交流,对象接口与其功能实现是分离的,不同对象可以对请求做不同的实现,相同的接口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实现。由于惯导系统软件的接口类型较多,硬件设备提供的设备驱动软件接口定义不一致,因此,使用适配器模式适配各种驱动接口,可以隔离硬件驱动的内部变化,使惯导系统软件具备可靠的移植能力,高效的复用性及可扩展性。

    2 基于适配器模式的惯导软件设计实例

    2.1 适配器设计模式下的惯导软件设计实现

    当前惯导系统导航计算机在硬件接口层中,多数项目将相关的硬件协议及软件协议层等通过相关的FPGA进行实现,即已经具备相应的各类硬件接口的实现。惯导系统软件只需要完成数据的交互及状态判断等设计。经过分析,只需对软件数据交互接口进行相关分析及设计,其中包括I/O接口、内存接口等数据交互。因此通过使用适配器模式设计通用接口适配相应的各类硬件接口,从而完成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下面以实例形式分别实现适配器模式中的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其中,通过继承和虚函数(动多态,dynamic polymorphism)来实现类适配器。通过模板的泛型标记,可关联不同的特定行为(静多态,static polymorphism)来实现对象适配器。通过比较说明和分析实现各自的特点,并提出组合实现方案。

    2.1.1 类适配器的动多态实现

    类适配器的设计思想是对几个相关对象的类型,确定相关的共同功能集,然后在基类中,把这些共同的功能声明为多个虚函数接口。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处理异类集合,可执行代码大小相对较小。类适配器的动多态说明图如图4所示。

    图4 类适配器的动多态说明
    Fig.4 Dynamic polymorphic illustration of Class adapter

    系统接口动多态设计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系统接口动多态设计示意图
    Fig.5 Sketch map of system interface dynamic polymorphic design

    2.1.2 对象适配器的静多态实现

    模板用于实现多态时,相关函数必须具有相同的名称。虽然不能透明地处理异类集合,但能够在性能和类型安全方面带来显著的好处。该方法的特点是容易实现内建类型的集合,可不需要公共基类来表达接口的共同性,生成的代码效率比较高;可以只提供部分接口的具体实现,不必提供全面的接口实现。

    对象适配器的静多态说明图如图6所示。

    图6 对象适配器的静多态说明
    Fig.6 Dynamic polymorphic illustration of object adapter

    系统接口静多态设计示意图如图7所示。

    2.1.3 组合这两种实现方式

    通过上面两种多态实现接口的方法,可以看出动多态是绑定并且动态的,静多态则是非绑定并且静态的。将这两种方法组合起来可以发挥各自特点。图8所示为代码实例。

    图7 系统接口静多态设计示意图
    Fig.7 Sketch map of system interface static polymorphic design

    图8 系统接口静多态设计示意图
    Fig.8 Sketch map of system interface static polymorphic design

    两种方法的组合依赖于奇异的递归模板模式(Curiously Recurring Template Pattern, CRTP),该模式代表类实现技术中一种通用模式,即派生类将本身作为模板参数传递给基类。这样可以从公共基类派生出不同种类的接口类,从而可以处理属于异类集合的不同接口对象,同时仍然可以使用模板编写针对某种接口对象的代码。

    通过上述实例可见,适配器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用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接口不兼容的几个类能一起工作,从而提高了软件的扩展性和通用性。

    2.2 效果分析

    原来用过程语言实现的接口主要是使用低层次的驱动代码,接口复杂不统一,无法有效复用,但这种设计能够有效保证接口的效率。通过上述惯导软件设计实例可以看出,按照设计模式中适配器模式进行设计和实现接口,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交互的复杂性,提高代码编写的效率,保证了接口设计简单,层次清晰,接口灵活可靠,并且可以复用。

    当惯导系统的硬件执行速度较快时,可以考虑使用动多态类适配器的方法,实现接口标准化,可扩展性强。如果惯导系统的硬件内存空间较大时,可以通过静多态对象适配器的实现方法,提高软件运行速度,接口的定义灵活可靠。当分析惯导系统硬件及系统要求可以接受的环境下,结合这两种接口特点组合进行运用,可以充分发挥类适配器与对象适配器的优点,保证软件设计可靠性及软件设计的可复用性。

    适配器模式具有很好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如果功能是已经存在的,只是接口不兼容,那么通过适配器模式可以让这些功能得到更好的复用。在实现适配器功能的时候,可以调用自己开发的功能,从而自然的扩展系统的功能。

    3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适配器模式的惯导软件设计方法,适配器模式虽然是一个很常用,也比较简单的模式,但通过适配器模式能够从接口的角度来考虑设计问题,集中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之一: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同时适配器模式也是对“开-闭”原则(即对扩展的开发,对修改的关闭)的具体实现。利用动多态适配器和静多态适配器技术提高了软件运行速度,并提高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以及维护性。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2024.dingdx.com/news/show.php?itemid=344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Copyright 深圳市鼎达信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参数请咨询我们工程师!鼎达信作为创新真空产品研发制造商,我们提供海绵吸具,海绵吸盘,真空吸盘,真空发生器,真空泵,真空鼓风机,缓冲支杆,真空配件,真空吊具等等产品

    粤ICP备171196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