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单电源运算放大器时,在双极性信号环境下实现简单功能可能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往往要求附加运算放大器和/或其他电子元件。现在有了替代方案。MAX44267具有独特的内置电荷泵,使用单电源供电可实现双电源轨性能。
电路设计
图1所示的电路中使用具有真正零输出的MAX44267单电源、双运放实现全波整流器,该放大器仅使用了单个电源轨。电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电路要求负电源,以使X1放大器输出等于输入电压-0.5倍的负电压。注意,输入为正值时,X1的增益为-0.5V/V再加上二极管压降,所以OP1节点恰好等于输入的-0.5倍。
输入摆动至负值时,X1被二极管D1截断,由于电阻分压(R1+R2与R3)的原因,OP1节点也为输入电压的一半。然后放大器X2提供进一步增益(-2V/V),修正较早的50%衰减。
R1、R2和R3为标准值,而R4很容易用两个120kΩ电阻并联实现。全部4个电阻的比值非常重要:R2=0.5×R1;R4=2×R3;以及R1+R2+R3=R4。二极管D1可以为任意低泄漏信号二极管,例如1N914。电容C1有助于降低MAX44267的电荷泵噪声。

图1 使用单电源运算放大器实现全波整流器电路的方法
低频时,输出几乎无误差。在图2所示的输出过零点,仅有8mV的失真。这是由于X1放大器必须从被D1截断的状态恢复造成的。然而其他大多数只有单电源的放大器,输入过零时,输出达不到真正零输出。

图2 VIN(黄色信号)为1VP-P@1kHz;蓝色信号为VOUT
随着频率升高,输出开始显现出较大失真。以下的示波器截图中,给出了各种输入幅值和频率时的情况。图3、4和5所示分别为200mVP-P输入信号在200Hz、1kHz和10kHz时的情况:

图3 VIN=200mVP-P,200Hz(黄色信号);VOUT失真为2mV(蓝色信号)

图4 VIN=200mVP-P,1kHz(黄色信号);VOUT失真为8mV(蓝色信号)

图5 VIN=200mVP-P,10kHz(黄色信号);VOUT失真为20mV(蓝色信号)
数据表明,频率限制了电路结构。尤其是运放X1需要有限时间从开路状态恢复,必须以其最大速率摆动,以跟踪输入。
目前为止,仅仅展示了小信号,但该结构也能处理较大的信号幅值。注意,尽管波形看起来好得多,但踪迹缩放比例隐藏了在低幅值信号上可见的误差。
图6、7和8所示分别为4VP-P输入信号在200Hz、1kHz和10kHz时的情况:

图6 VIN=4VP-P,200Hz(黄色信号);VOUT失真为12mV(蓝色信号)

图7 VIN=4VP-P,1kHz(黄色信号);VOUT失真为24mV(蓝色信号)
总结
双极性输入信号的全波整流通常要求电路采用双电源工作,本文介绍的方案采用大多数系统中常见的单电源。在放大器带宽、摆率以及建立性能的限制范围内,能够对较宽范围的信号幅值和频率进行整流,误差很小。简单的4个电阻比支持免微调组装,而斩波稳定放大器使失调和漂移可忽略不计。

图8 VIN=4VP-P,10kHz(黄色信号);VOUT失真为113mV(蓝色信号)

图9 以标准MAX442467评估板(EV)为基础,很容易构建该电路

图4 典型的开关节点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