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电动汽车真空助力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踏板行程与真空度消耗关系、不同真空度条件下助力器的输出性能关系、真空泵响应是否满足助力器等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助力器输出力与踏板输入力相协调,符合制动要求。真空泵抽速、启停真空度、罐体大小与真空助力器的需求搭配合理。制动主缸液压压力满足制动强度需求。在连续制动时,真空罐内真空度变化规律性好,每次制动前真空罐真空度环境一致。
关键词:电动汽车 真空助力 制动 仿真
1 引言
绝大多数轿车和微型汽车采用真空助力伺服制动系统[1]。国内对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进行了较多研究[1-3]。本文搭建了真空泵+真空罐+助力器系统模型,研究踏板行程对真空度消耗的关系,研究不同真空度条件下助力器的输出性能关系,仿真制动系统制动力输出曲线,评价真空泵抽速、启停真空度、真空罐大小是否匹配助力器。
2 制动系统建模
2.1 建模思路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真空助力器通过三通管与真空助力泵和真空罐相连,为整个制动系统提供负压源。真空泵和真空管的大小直接影响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为此,为研究真空泵性能,搭建了制动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系统结构图
由于主缸、制动管路和卡钳在制动系统不会产生主动制动力,故可以作为负载,使用弹簧代替而不影响踏板行程。
2.2 建模方法
2.2.1 助力器建模方法
先简化真空助力装置,将真空助力器机械系统简化为推杆总成、内弹簧座、皮碗、阀体(活塞盘)、输出推杆、反馈盘、双助力调节机构等七个部件和四个弹簧部件。然后根据其相互作用关系,用数学模型(质量块和接触)进行搭建重现。使用阀类数学模型构建空气阀座和皮碗之间的空气阀,阀体和皮碗之间的真空阀。使用容腔类数学模型搭建真空室和空气室。
2.2.2 真空泵建模方法
真空泵ECU主要功能是检测真空腔的气压,在-50kpa启动真空泵,-70kpa停止真空泵。故使用逻辑运算回路进行简化。真空泵使用理想抽气泵数学模型进行替代。电机部分采用额定恒转速数学模型替代。
3 建模仿真与结果
3.1 踏板行程与真空度消耗关系
采用C公司X车型的真空助力器和真空罐进行搭建,其中助力器为单膜片单助力比8英寸型号,真空罐的体积为2L。真空罐和真空腔的初始真空度为-66.7kpa。搭建的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在30s内从0-300N匀速踩踏板,获得踏板行程与真空罐真空度损失的关系曲线如图3、图4所示。
3.2 真空度与助力器输出性能的关系
在3.1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真空罐加上恒压源,即可标定真空罐和真空腔的真空度。运用变量工具,通过对恒压源设置不同的气压,即可获得不同真空与助力器输出性能曲线。搭建仿真模型模型如图5所示。

图2 仿真模型

图3 真空腔真空度时间历程曲线

图4 真空腔真空度与踏板行程曲线

图5 仿真模型
分别采用-70kpa,-66.7kpa,-60kpa,-50kpa,-40kpa,-30kpa,-20kpa,-13.7kpa的真空度进行仿真,获得真空助力器在不同真空度条件下的输出性能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不同真空度条件下助力器输出性能曲线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真空度的增大,真空助力器制动力输出越大,最大助力点出现的越迟,可以获得更多的大气伺服助力;同时始动力不断减小。真空助力比不受影响。
3.3 真空泵响应满足制动需求验证
研究真空泵的响应主要是关注真空泵的抽速,启停真空度,罐体大小是否满足搭配的助力器。典型的问题包括抽速不足,启停真空度范围过大、过小,罐体大小不合适等。一般来说,抽速不足会导致真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导致制动力输出不足。启停真空度主要影响踏板感和真空泵的使用寿命,范围过宽,影响连续制动踏板感不一致,范围过小,导致真空泵频繁启动停止,影响使用寿命。真空罐大小不合适通常也会导致连续制动踏板感不一致。为此建立真空泵+真空助力器+输出的动态仿真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仿真模型
定义制动工况:车辆启动后30s,连续制动5次(制动时间4s,间隔6s),要求每次制动的管路压力大于10MPa,踏板力不大于 500N。计算获得相关响应曲线如下。

图8 连续制动踏板输入与助力器输出的关系曲线
由图8可知,助力器输出力与踏板输入力相协调,符合制动要求。说明真空泵抽速,启停真空度,罐体大小与真空助力器的需求搭配合理。
由图9可知,在踏板力不大于500N的条件下,制动主缸液压可达到10.5MPa,满足制动强度需求。
由图10可知,在连续制动时,真空罐内真空度变化规律性好,每次制动前真空罐真空度环境一致。

图9 连续制动踏板输入与主缸液压强度的关系曲线

图10 连续制动真空罐内真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4 结语
(a)搭建了真空泵+真空罐+助力器系统模型,研究了踏板行程对真空度消耗的关系;(b)研究了不同真空度条件下助力器的输出性能关系。仿真结果显示,随着真空度的增大,真空助力器制动力输出越大,最大助力点出现的越迟,可以获得更多的大气伺服助力;同时始动力不断减小。真空助力比不受影响;(c)研究了真空泵响应是否满足搭配的助力器。仿真结果显示,助力器输出力与踏板输入力相协调,符合制动要求。真空泵抽速、启停真空度、罐体大小与真空助力器的需求搭配合理。制动主缸液压压力满足制动强度需求。在连续制动时,真空罐内真空度变化规律性好,每次制动前真空罐真空度环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