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简要介绍了液控缓闭止回阀的工作原理、两种重锤的抬举方式,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关键词】液控缓闭止回阀 机泵 电动机 重锤
一、前言
液控缓闭止回阀不仅可用作机泵正常起动或停运时的开断阀,而且它还能在机泵突发停机时自动关阀。该阀门具有一阀两用的功能,因而在自来水厂、原水泵站、污水泵站以及引水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尽管液控缓闭止回阀品种繁多,但用液压油缸控制止回阀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重锤的抬举有两种方式。其一,像普通阀门那样,用电动机抬举重锤,其二,用液压油抬举重锤。两者的目的都是利用重锤的势能,在机泵失电等突发停机时,液控缓闭止回阀具有第一阶段快关,第二阶段缓闭的工作特性,避免输水管道内压力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水锤。
二、抬举重锤的方式
1.电动机抬举重锤(见图1)

图1 液控缓闭止回阀电动机抬举重锤
如图2所示,阀门打开前,在电磁牙嵌离合器线圈中接入直流电源,使离合器与蜗杆传动装置紧紧耦合。耦合后,同普通阀门一样,根据生产需要,靠驱动电动或手动机构可自如地打开或关闭阀门。由于蜗轮蜗杆的自锁作用,阀门可在任何一个位置定位,只要有直流电源,即使驱动电动机电源失去,阀门还是打开的。此时重锤在上升位置,重锤储藏了重力势能。

图2 电动机抬举重锤
1.重锤 2.电动或手动机构 3.电磁牙嵌离合器线圈4.油箱 5.节流阀 6.控制喉 7.阻尼活塞
在遇到机泵突发停机时,直流电源自动断开,离合器分离由于重锤的作用,活塞向右移动,油缸内的油流过节流阀进入油箱,这是液控缓闭止回阀在第一阶段快关特性。当阻尼活塞被插进油缸头后,油路自动切换。液压油不能通过节流阀,只能被挤压流过控制喉。挤出油缸的油量大大减少,因而也就延长了缓慢关阀的时间,直到关闭为止。这是液控缓闭止回阀在第二阶段缓闭特性。
2.液压油抬举重锤
重锤的抬举由液压油通过电磁阀切换来实现的,上海市自来水奉贤有限公司使用德国ERHARD液控缓闭止回阀如图3所示,重锤抬举原理如图4所示。油泵是抬举重锤的驱动单元,电磁阀是重锤的控制机构。图中有两个2位4通电磁Y1和Y2,这两个电磁阀倒置组成推挽方式。工作时,油缸活塞一侧加压,另一侧泄压或相反,以推动重锤的抬举或下降,带动阀板开启或关闭。在阀板随着重锤快速关闭时,当阻尼活塞插入阻尼油缸时,阀板缓缓关闭,直到完全关闭。

图3 德国ERHARD液控缓闭止回阀

图4 液压油抬举重锤
1.液压泵 2.阻尼活塞 3.油缸活塞
三、两种抬举方式的优缺点
电动机抬举重锤是完全靠电动机的动力,把重锤抬举,其工作原理与一般阀门驱动装置一样,只不过电动机与重锤的耦合通过电磁离合器实现。当电源晃电,离合器分离,重锤一次性下锤关阀,期间不能再次耦合离合器,以免离合器“磨牙”。它对液压系统渗油要求不高,也没有油泵。好在电磁离合器采用直流电源,电源两端连上一个电容器就能避开电源晃电的不利影响。
液压油抬举重锤方式,对油缸的密封要求很高,如有微小的渗漏,重锤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下落,当重锤下落到某限值时,电动油泵自动起动,将止回阀重新开到全开位置。它对电源的晃电有一定的应对能力,电磁阀在0.5~1.0s的晃电过后,又将止回阀自动恢复到原先工作状态。不过电源晃电超过1.5s以上,机泵本身有失压保护,自动跳闸,机泵突发停机现象,止回阀自动关闭。
四、结语
液控缓闭止回阀选型与专业人士有关,电气工程师往往偏重选用电动机抬举重锤的止回阀,因为机构简单,解决了晃电的难题;而机械工程师则偏重采用液压油抬举重锤的止回阀,因为电磁阀对晃电有一定的应对能力。
不论采用何种类型液控缓闭止回阀,必须保证:
1)机泵正常运行,缓闭止回阀不因晃电而关闭。
2)机泵跳闸,缓闭止回阀重锤即刻下落带动阀板关闭阀门。
要达到第一点要求,应做到控制重锤的电磁离合器或电磁阀控制回路应采用直流电源,还要并联一个大容量电容器。这样,即使交流电发生晃电,整流后的直流电并联电容器后,能躲过晃电的时间。要达到第二点要求,控制重锤的电路必须串联一对它所对应机泵断路器的“常开”接点,当机泵发生故障跳闸,断路器的“常开”接点切断电动机抬举重锤的电磁离合器回路,或切断液压油抬举重锤的电磁阀控制回路,让重锤自由下落,从而关闭阀门。
机泵突发跳闸,液控缓闭止回阀重锤即刻下落带动阀板关闭阀门这要求很重要。否则,大量的管网水倒流引发倒灌事故。因此,每年例行做一次机泵突发停机模拟演习,考验液控缓闭止回阀的可靠性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