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深圳市鼎达信装备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真空技术 » 正文

    热氧老化沥青多次损伤width=7,height=2,dpi=110愈合性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24 15:59:43    浏览次数:65    评论:0
    导读

    摘要:为研究沥青在多次损伤条件下的愈合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仪中的时间扫描模式对沥青进行损伤-愈合循环加载试验,以沥青愈合期间的复数模量恢复程度(即愈合指数)为愈合指标,分析了不同热氧老化程度下70#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规律,并结合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以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比定量分

    摘要 为研究沥青在多次损伤条件下的愈合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仪中的时间扫描模式对沥青进行损伤-愈合循环加载试验,以沥青愈合期间的复数模量恢复程度(即愈合指数)为愈合指标,分析了不同热氧老化程度下70#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规律,并结合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以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比定量分析了沥青功能基团的组成和含量对其自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愈合指数随损伤-愈合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首次损伤时沥青愈合指数减小程度最大.老化程度对沥青愈合指数影响显著,表现为老化程度越高愈合指数越小.SBS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和老化后的愈合性能均优于7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可增强沥青的抗疲劳损伤能力和抗老化能力.沥青中大分子含量越高,分子扩散速率越慢,自愈能力越弱;轻长型分子含量越高,分子扩散速率越快,自愈能力越强.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损伤-愈合; 动态剪切流变仪; 傅里叶红外光谱

    沥青路面经过行车荷载反复作用及材料老化后,会因内部微裂缝的产生、积累,逐渐发展为宏观的疲劳裂缝[1].疲劳破坏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严重影响着路面使用性能[2].所幸研究发现沥青材料具有自愈能力,可自动修复疲劳裂缝,延长疲劳寿命.1965年Deacon[3]发现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随间歇时间的增加而延长,此结论也得到其他研究者的证实[4-5].自此,沥青自愈合相关研究得到广泛重视.罗蓉等[6]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无间歇和间歇条件下的时间扫描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自愈合能力更强,且2种沥青的愈合情况均随着间歇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好.崔亚楠等[7]通过DSR对沥青胶浆进行了“疲劳-愈合-疲劳”试验,分析了其疲劳性能和自愈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剂有助于提高沥青的抗疲劳性能,延长间歇期有助于愈合恢复.Alvaro[4]通过CT扫描分析了沥青愈合的微观过程,结合Arrhenius方程对沥青自愈合速率和愈合温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提出沥青毛细流动理论,综合分析了裂缝表面分子扩散能与毛细动力作用,但模型要求沥青需处于牛顿流体状态,不适用于温度较低时沥青的损失愈合行为分析.Williams[8-10]等通过对沥青中的两性氧化物、芳香族有机物等低分子化合物的微观分析,证实沥青的化学组成对其损伤-愈合性能有显著的影响.Bhasin等[11]发现当沥青材料一旦与裂缝界面接触,沥青分子就会扩散直至裂缝完全闭合,并认为沥青愈合能力取决于表面分子在裂缝界面间的扩散能力.

    目前,国内外对沥青自愈合性能的研究较多,但试验多采用“疲劳-愈合-疲劳”的间歇式加载模式,该方法仅能表征沥青的首次损伤-愈合能力,并不能反映后续过程;而路面沥青实际的损伤-愈合并非1次,因此掌握沥青多次损伤-愈合规律更有价值,另外路面沥青随服役年限的增长势必老化,研究中也应将其考虑在内.为此,本文采用DSR中的时间扫描模式对沥青进行损伤-愈合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析了沥青化学结构对其多次损伤-愈合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沥青损伤-愈合性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材料

    采用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其中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为:先使用高速剪切机在180℃,5000r/min条件下将70#基质沥青和4.5%(质量分数)线型SBS改性剂(YH-791)剪切30min;再以250r/min的速率搅拌60min;最后加入稳定剂,以250r/min的速率搅拌60min.沥青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沥青主要技术指标

    Table 1 Main techn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s

    老化沥青制备时以上述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为原材料,按照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来模拟沥青的中短期老化(后文将老化85min的沥青试样以R85表示,老化170min 的沥青试样以R170表示);按照压力老化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PAV),来模拟沥青的长期老化(后文以P表示).老化沥青主要技术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老化沥青主要技术指标

    Table 2 Main technical properties of aged asphalts

    1.2 试验方法

    1.2.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采用美国TA公司研发的Discovery系列DHR-2型DSR,以时间扫描模式进行沥青损伤-愈合循环加载试验,以研究多次损伤条件下沥青的自愈能力.试验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平行板尺寸参考文献[12],长度取为8mm,间距取为2mm,应变控制在5%,以保证沥青处于线性黏弹性范围,加载频率为10Hz,对应60~65km/h的行车作用.沥青愈合指数HI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1)

    图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详图
    Fig.1 Detail of dynamic shear rheological test

    式中:Ginitial为初始复数模量;Gafter为愈合后的复数模量;Gbefore为愈合前的复数模量.

    1.2.2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

    FTIR试验采用美国热电尼高力公司的NEXUS EU-RO红外光谱仪.以薄膜法测定沥青的化学官能团,扫描次数为32次/s,分辨率为4cm-1.试验操作如下:先将沥青样本溶于四氯化碳溶剂中,然后涂抹于KBr晶片上,待溶剂挥发后置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进行FTIR试验.

    为分析功能基团的组成和含量对沥青多次损伤- 愈合性能的影响,采用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比进行定量分析.沥青的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比Ii表达式如式(2)所示:

    Ii=Ai/∑A

    (2)

    式中:Ai为特征官能团吸收峰面积;∑A为所有吸收峰面积之和.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沥青的多次损伤愈合试验

    通过DSR试验,测得8种沥青在多次损伤-愈合状态下的复数模量与加载次数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整体上沥青的复数模量随加载次数的增加持续降低,沥青老化程度的增加导致初始复数模量增大,但复数模量的衰减趋势并未受到影响,期间复数模量的陡增代表沥青刚经历过1次间歇愈合(5次增加代表5次愈合);尽管每次愈合时间相同,但沥青在首次损伤时,愈合前后的复数模量相差最大,说明沥青的首次损伤对其复数模量的恢复影响最大.

    孙艳娜等[13]建议采用复数模量衰减至初始值50%时的加载次数Nf50来评价沥青的疲劳性能.参考该指标可知,沥青随老化程度的增加,疲劳寿命逐渐缩短,且随着损伤次数的增加,达到疲劳时复数模量所需的加载次数逐渐减少,表明沥青损伤次数越多,其抗疲劳性能越低.SBS改性沥青疲劳寿命要大于基质沥青,表明SBS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要好于基质沥青.这是因为SBS改性剂为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在高强硬段和高弹软段的共同作用下,沥青的变形和恢复特性得以改变,改性剂的加入使沥青抵抗疲劳损伤的能力有所增强.

    沥青愈合指数HI与损伤-愈合次数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各沥青的愈合指数随损伤-愈合次数的增加整体呈线性下降趋势,70#基质沥青首次愈合指数为0.726,此后每次损伤-愈合后,其愈合指数平均降幅为10.9%,同样情况下,70#-R85,70#-R170和70#-P的愈合指数平均降幅为17.3%,18.8%和21.8%;SBS改性沥青首次愈合指数为0.718,此后每次损伤-愈合后,其愈合指数平均降幅为10.7%,同样情况下,SBS-R85,SBS-R170和SBS-P的愈合指数平均降幅为15.4%,17.7%和18.8%.说明沥青老化程度越高,愈合指数降幅越大;相比较而言,SBS改性沥青的愈合指数降幅较70#基质沥青小.

    图2 沥青复数模量与加载次数的关系
    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x modulus and number of loading of asphalts

    图3 沥青愈合指数与损伤-愈合次数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ing index and number of damage-healing of asphalts

    老化程度对沥青的愈合指数影响显著,表现为老化程度越高愈合指数越小,且经过多次损伤-愈合后,未老化沥青与老化沥青的愈合指数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同等损伤次数下,首次损伤-愈合后SBS-P愈合指数为0.488,为未老化时的68.0%,3次损伤- 愈合后SBS-P愈合指数为0.203,为未老化时的38.4%,5次损伤-愈合后SBS-P愈合指数为0.121,为未老化时的29.5%.SBS改性沥青在未老化情况下愈合指数与70#基质沥青相近,但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SBS改性沥青愈合指数明显更大,表明老化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较小.原因在于沥青经过热氧老化作用后,轻质组分即饱和分和芳香分部分挥发,部分转换为沥青质或被吸收,而SBS改性剂中聚合物能吸收基质沥青的轻质油分并发生溶胀,聚合物链增强了沥青各组分分子之间交联作用,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老化和疲劳损伤能力,经过相同老化环境和应变水平损伤后,SBS改性沥青的微裂缝宽度更小、更有利于愈合,因此SBS改性沥青复数模量恢复得更好,表现出更好的自愈能力[14-15].由图3还可见,老化程度较高的沥青在经过多次损伤-愈合后,愈合指数趋近于0,基本失去了自愈能力,例如70#-P经过3次损伤-愈合后,愈合指数为0.104,经过5次损伤-愈合后,愈合指数为0.040.

    对沥青愈合指数与愈合次数进行拟合,得到愈合指数预估方程,如表3所示.

    2.2 沥青官能基团对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的影响

    图4为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由图4可见:所有沥青红外光谱最明显的是3430,2920,2851,1608,1456,1375cm-1附近的6个吸收峰.其中3430cm-1处吸收峰由—OH伸缩振动引起;2920cm-1和2851cm-1处吸收峰是环烷烃和烷烃的C—H振动的结果,且以—CH2—对称伸缩振动吸收为最强;1608cm-1处吸收峰由共轭双键C=C苯环骨架振动引起;1456cm-1处吸收峰由—CH2— 弯曲振动和—CH3不对称弯曲振动叠加而成,因—CH2—与—CH3振动频率相近,通常会叠加在一起;1375cm-1处吸收峰是—CH3对称弯曲振动的结果.这些吸收峰说明沥青由多种饱和长链烷烃、芳香族、带长链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组成与结构较复杂.由图4还可见,SBS改性沥青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与70#基质沥青相似,原因在于SBS改性剂的加入并未与基质沥青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两者实质上为物理共混.

    表3 沥青愈合指数拟合公式

    Table 3 Fitting formula of healing index of asphalt

    苯环(—C6H6)的含量、亚甲基(—CH2)与甲基(—CH3)的比值是评价沥青化学结构的重要指标.根据OMNIC软件中的基线法可测得各特征峰的面积,结合式(2)计算得到1608cm-1(—C6H6),1456cm-1(—CH2),1375cm-1(—CH3)处的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比,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各沥青的I1 608值均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70#基质沥青的I1 608值增长速率高于SBS改性沥青,I1 456/I1 375值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70#基质沥青的I1 456/I1 375值减小速率高于SBS改性沥青,表明改性剂的掺入能够抑制沥青老化时官能团的变化.

    图4 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
    Fig.4 FTIR spectra of asphalts

    表4 沥青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比

    Table 4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group peak area ratio of asphalts

    图5为沥青愈合指数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其中I1 608值越大代表苯环含量越大,即沥青中大分子物含量越高,导致在自愈合过程中分子的扩散效率较低,同等损伤条件下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自愈.I1 456/I1 375值代表亚甲基含量与甲基含量之比,I1 456/I1 375值越大则沥青分子中支链含量越低,即沥青含有更多轻长型分子结构,此结构下的分子扩散时所受阻力作用比其他类型更小.Bhasin等[16]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分子扩散速率与I1 456/I1 375呈正相关关系.因此,I1 456/I1 375值越大,分子扩散速率越快,较高的分子扩散速率意味着沥青具有较高的自愈能力,相同愈合时间下沥青愈合指数更大.

    3 结论

    (1)沥青复数模量随加载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随损伤-愈合次数的增加,沥青达到疲劳时所需的加载次数逐渐减少.首次损伤时沥青的复数模量减少幅度最大.SBS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优于70#基质沥青,改性剂的加入能够增强沥青的抗疲劳损伤.

    (2)沥青愈合指数随损伤-愈合次数的增加整体呈现线性降低趋势,老化程度对沥青的愈合指数影响显著,表现为老化程度越高愈合指数越小,且经过多次损伤-愈合后,未老化沥青与老化沥青的愈合指数差距加大,SBS改性沥青在多次损伤-愈合和老化后的愈合性能均优于70#基质沥青.

    (3)SBS改性剂并未与70#基质沥青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改性沥青的官能团与70#基质沥青官能团种类相似;I1 608值的增大意味着沥青中的大分子含量增加,分子扩散速率减慢,同类沥青I1 608值较高时具有较低的自愈能力;I1 456/I1 375值越大沥青分子中支链含量越低,即沥青含有更多轻长型分子结构,分子扩散时所受阻力作用更小,分子扩散速率更快,同类沥青I1 456/I1 375值较小时具有较高的自愈能力.

    图5 沥青愈合指数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ing index and chemical structure of asphalt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2024.dingdx.com/news/show.php?itemid=409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Copyright 深圳市鼎达信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参数请咨询我们工程师!鼎达信作为创新真空产品研发制造商,我们提供海绵吸具,海绵吸盘,真空吸盘,真空发生器,真空泵,真空鼓风机,缓冲支杆,真空配件,真空吊具等等产品

    粤ICP备171196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