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波长的校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对规程上推荐的方法进行了补充。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波长校准
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 Detector,简称FLD)是液相色谱检测器中除紫外检测器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外最常用的一种检测器,其极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使它在药物和生化分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荧光检测器来说,波长准确度是它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根据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对于固定波长的荧光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是取出检测器中的滤光片进行检定;对于可调波长的,采用注射器从检测池入口注入1.00×10-7g/mL萘-甲醇溶液标准物质来进行检定。现液相色谱仪的荧光检测器都是可调波长的,所以均用标准物质来进行校准。但由于检测池有耐压要求,采用注射器直接注入时必须非常小心,否则可能会污染和损坏检测池,所以企业也不支持采用直接注入这种方法来进行校准。故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校准。
对于有光谱扫描功能的仪器笔者通过波长扫描的方法得出萘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笔者用安捷伦1260的荧光检测器进行试验,设置如下:泵流速1.0mL/min、柱温箱温度40℃、流动相纯甲醇,在检测器波长设置模块中需要选择高级设置,激发波长为290nm,选择多发射波长,可设置扫描范围为(290~400)nm,步长为2nm,进样20μL浓度为1.00×10-7g/mL萘-甲醇溶液标准物质,出峰结束后停止运行。对于步长的选择,笔者曾采用1nm、2nm、5nm进行试验,结果为2nm的步长下做出来的光谱曲线峰值最明显。在离线软件中打开谱图,在光谱菜单下选择峰顶光谱,即出现萘发射侧的扫描光谱(见图1),各波长下的峰高见表1。

图1 萘发射侧的扫描光谱
表1 萘各波长下的峰高

由表1可以看出333nm的峰值最高,即萘的最大发射波长为333nm,同理可以得出仪器的最大激发波长。
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水的拉曼光谱来检测仪器的波长示值误差。同样以安捷伦液相色谱仪为例:打开仪器在线软件,卸下色谱柱用空心接头把管路接通,设置泵流速0.25mL/min、柱温箱温度40℃、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397nm、流动相为水,仪器平衡1h后,关闭在线软件,仪器泵、柱温箱和检测器不停止工作,打开仪器诊断软件并连接,选择FLD运行软件,约4min后,出现仪器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示值误差,光谱图谱如图2所示。水激发侧的扫描光谱和发射侧的扫描光谱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水激发侧的扫描光谱

图3 水发射侧的扫描光谱
笔者也曾尝试固定激发(或发射)波长,在发射(激发)波长标准值±10nm的范围内,每走一针改变1nm的方式进行进样,在几台仪器上尝试后,发现此方法做出来的波长没有规律,故不推荐。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波长检定只在首次检定中有,所以,这个项目不是很被重视,但是企业对计量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大型企业已经不满足于规程上后续检定的项目,经常要求做首检项目。笔者通过尝试几种方法,从实际出发,对规程上荧光检测器波长检定的原有方法进行了补充,避免直接注入检测池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