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深圳市鼎达信装备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真空技术 » 正文

    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的分析计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3 10:38:03    浏览次数:432    评论:0
    导读

    摘要:认为当分离器外旋流中损耗的能量(即外旋流向内旋流传递的总能量)与内旋流旋转能量达到平衡,即内外旋流之间能量的传递达到稳定状态时,旋转气流到达旋涡尾端位置。由此,采用分离器内压降定量表征能量的损耗,推导得到旋风长度的计算公式。考察了排气管直径、入口尺寸、排气管插入深度、入口浓度、分离器长度、排尘

    摘要:认为当分离器外旋流中损耗的能量(即外旋流向内旋流传递的总能量)与内旋流旋转能量达到平衡,即内外旋流之间能量的传递达到稳定状态时,旋转气流到达旋涡尾端位置。由此,采用分离器内压降定量表征能量的损耗,推导得到旋风长度的计算公式。考察了排气管直径、入口尺寸、排气管插入深度、入口浓度、分离器长度、排尘口直径等因素对旋风长度的影响。将该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旋风长度的影响趋势,且数值差别较小。该公式通过旋风分离器能量传递的特性推导,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适用性较强。

    关 键 词: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压降

    旋风分离器内流场为双涡旋转流动,内旋涡通常会在分离器本体的某一位置结束,称为旋涡“端点”或“尾端”,而排气管下口到旋涡尾端的距离定义为自然旋风长[1]。实际上,对于直筒式旋风分离器,分离器内旋流自然衰减,可称为自然旋风长,而对常见的筒锥式旋风分离器,笔者认为将此距离称为旋风长度更为适宜。一般认为,分离器的有效分离空间为旋涡尾端上部空间[2],在旋涡尾端下部,颗粒沿壁面到排尘口的传递是低效的;而且,当旋涡尾端位于分离空间,会造成颗粒的返混与堵塞[3],影响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在分离效率的模型建立中,分离器的长度采用旋风长度而不是分离器的物理长度。同时,旋风长度还是分离器高度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旋风长度的计算对分离器的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Alexander[1]认为,旋风长度仅是分离器筒径、入口面积与排气管直径的函数,并提出著名的旋风长度计算式。进而,Bryant[4]、姬忠礼等[5]在多次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Alexander类似的旋风长度计算式,但其预测的旋风长度变化趋势与Alexander截然相反,对旋风长度的预测计算仍存在较大争议。另外,他们所提出的计算式均为经验性公式,将旋风长度的影响因素仅仅归结为筒径、排气管直径和入口面积,准确性及适用性较差。事实上,旋涡尾端位置是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分离器其他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均对旋风长度有着重要的影响[6-7]。笔者通过对分离器能量传递及损耗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旋风长度计算公式,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为分离器高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 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的模型计算

    众所周知,分离器内旋转为双涡分布,旋转气流是由外旋流(准自由涡)以加速的方式流向内旋流(刚性涡)构成。外旋流向内旋流传递能量,驱动内旋流旋转,表现为静压逐渐降低(旋转流动是静压转为动压的过程)。通过研究认为,分离器旋涡尾端处的旋转能量存在一个突降的过程;当分离器外旋流损耗的能量(即向内旋流传递的总能量)与内旋流旋转能量达到平衡时,内、外旋流之间能量的传递达到稳定状态,此时,外旋流的能量不足以加速旋转,旋转气流到达旋涡尾端位置。

    基于此,对旋风分离器内能量损耗进行理论推导。假定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分离器外旋流向下延伸到C-C截面为止,排气管底端截面为A-A截面,排气管出口截面为B-B截面。外旋流内能量损耗即A-A截面与C-C截面之间的压降Δp1

    对于筒锥式分离器,内旋流保持刚性旋转,由外旋流传递至内旋流的旋转能量被中心区域向上的分流带走,从排气管直接排出而损耗。因此,认为排气管中能量损耗即为内旋流的旋转能量。排气管内能量损耗即A-A截面与B-B截面之间的压降Δp2

    图1 旋风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Fig.1 Structural diagram of the cyclone
    A-A—Section under the lower end of inlet;
    B-B—Section of the outlet;
    C-C—Section of the vortex end

    1.1 外旋流中的能量损耗

    对于外旋流中的能量损耗,可列出入口下端A-A截面到旋涡尾端C-C截面的伯努利方程式(1)。

    式(1)中,pf为分离器壁面摩擦损耗[8],vw为壁面切向速度,vzw为壁面轴向速度,vcs为气体CS面切向速度,vzcs为气体CS面轴向速度,它们的表达式均列于符号说明中。由式(1)可以得到式(2)。

    1.2 排气管中能量损耗

    当气流从分离空间进入排气管,由于流通面积的突然减小,会产生局部损耗,可借用流体力学中的方法来计算[9],见式(3)。

    vx为旋风分离器排气管内的平均轴向速度,根据流量守恒计算可得式(4)。

    在排气管中,切向速度的分布与分离空间中的速度分布相类似,呈内外旋流分布的形式,且气流的旋转运动仍然较强。旋流在排气管内并没有明显的衰减,在排气管边壁的切向速度要大于旋风分离器壁面的切向速度,而排气管内最大切向速度仅略小于分离器内最大切向速度。

    采用排气管内核心区分界面的半径Rc处的切向速度代替排气管内平均速度,认为排气管内流场为刚性旋转,按照旋转动量矩的传递原理,则在半径Rc处的切向速度可由式(5)表示[8]

    因此,排气管内的能量损耗可表示成式(6)。

    当到达旋涡尾端位置时,Δp1=Δp2,则得到式(7),整理得式(8)。

    由式(8)可见,影响分离器内能量损耗的因素有旋风分离器的排气管直径、入口尺寸、入口浓度(通过壁面摩擦系数体现)、排气管插入深度、分离器长度、排尘口直径等,它们均对旋风长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2 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的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对比

    为验证式(8)的准确性,进一步以实验测量了旋涡尾端位置。采用PV型旋风分离器,筒径为186mm,下接1500mm的料腿,料腿末端封闭,用有机玻璃制造。实验装置及结构如图2所示。

    实验介质为常温空气,在吸风负压状态下操作。分离器入口气速由热线风速仪测量。用红墨水作为示踪液体对旋涡尾端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液环位置定义为尾端位置。

    图2 PV型旋风分离器实验装置结构图
    Fig.2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set-up of PV cyclone

    图3为各参数对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的影响。由图3(a)可知,入口尺寸是影响旋风长度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入口面积比的增加,旋风长度逐渐减小,变化趋势与Bryant、姬忠礼等[4-5]计算公式相同,但在数值上具有较大的差别。式(8)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趋势一致,且数值较为接近,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

    由图3(b)可知,式(8)计算得到的旋风长度先随排气管直径的增加略有减小,当到达某一值后,旋风长度增长,但增幅不大,这与已有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不同。在数值上,式(8)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式(8)表明,排气管插入深度、排尘口直径、分离器高度同样对旋风长度有一定的影响。由图3(c)、3(d)和3(e)可知,随排气管插入深度、排尘口直径的增加,旋风长度均略有增长。其中,随着分离器高度的增加,旋风长度同样增加,但其增加的趋势要比分离器高度增加的趋势缓慢,旋涡尾端的位置反而相应于排尘口位置向上移动,这一规律为分离器高度的设计提供新的依据。虽然增加分离器高度可以提高分离效率,但当分离器高度增加到一定值,旋涡尾端将进入分离器锥体段,造成分离效率的急剧下降,分离器高度存在一个最优值的问题。

    旋风分离器入口浓度同样对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有着重要影响。式(8)中入口浓度的影响主要通过器壁摩擦系数体现[8],f=0.005 (1+3)。由图3(f)可知,随着颗粒的引入及入口浓度的增加,旋风分离器壁面摩擦损耗增加,气流旋转能量的传递更加有效,旋风长度逐渐减小,这与Peng等[10-11]的实验结果相同。

    综上可见,笔者提出的计算公式(式(8))考虑了包括结构和操作条件在内的因素对旋风长度的影响,且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较为吻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图3 旋风分离器各参数对旋风长度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the parameters in cyclone on the vortex length
    (a)Effect of inlet dimension;(b)Effect of vortex finder diameter;(c)Effect of vortex finder length;(d)Effect of dust outlet diameter;
    (e)Effect of cyclone length;(f)Effect of inlet concentration
    (1)Experimental data;(2)Calculated data;(3)From Alexander[1];(4)From Bryant[4];(5)From JI Zhongli[5]

    3 结 论

    (1)认为当外旋流压降的损耗与排气管内压降的损耗相同时,外旋流的能量不足以带动内旋流的旋转,到达旋涡尾端位置,并采用分离器内压降定量描述了分离器中能量的损耗,得到了计算旋风长度的计算公式:

    公式包含了入口尺寸、排气管结构、分离器高度、排尘口直径、入口浓度等影响因素。

    (2)实验测量了分离器旋涡尾端的位置,并将由上述公式的计算值和实验值与已有公式的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计算公式能很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旋风分离器旋风长度的影响趋势,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符号说明:

    a——矩形入口高度,m;

    b——矩形入口宽度,m;

    co——颗粒浓度,g/m3

    ——无量纲排气管直径,de=Re/R;

    D——分离器筒体直径,m;

    h——旋风长度,m;

    h1——旋风分离器高度,m;

    Hcs——旋风分离器CS面高度,m;

    KA——入口面积比,KA=πD2/4ab;

    n——旋流的旋涡指数;

    p1——A-A截面处压力,Pa;

    p2——C-C截面处压力,Pa;

    p——分离器壁面摩擦损耗,

    f

    Δp1——外旋流内能量损耗,Pa;

    Δp2——排气管内能量损耗,Pa;

    Δpcon——排气管出口收缩损耗,Pa;

    Qin——入口气体流量,m3/s;

    R——分离器筒体半径,m;

    Rc——排气管内核心区分界面半径,m;Re——排气管半径,m;Rin——入口半径,m;

    Rr——排尘口半径,m;

    s——排气管插入深度,m;

    vc——半径Rc处的切向速度,m/s。

    v——气体CS面切向速度,m/s,

    cs

    vin——入口气体速度,m/s;

    v——壁面切向速度,m/s,

    w

    v——壁面轴向速度,m/s

    zw

    vx——排气管内平均轴向速度,m/s;

    vzcs——气体CS面轴向速度,m/s,vzcs=0;

    希腊字母:

    α——入口收缩系数,α=1-0.4×(b/R)0.5

    f——旋风分离器的摩擦系数;

    ρ——气体密度,kg/m3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2024.dingdx.com/news/show.php?itemid=208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Copyright 深圳市鼎达信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参数请咨询我们工程师!鼎达信作为创新真空产品研发制造商,我们提供海绵吸具,海绵吸盘,真空吸盘,真空发生器,真空泵,真空鼓风机,缓冲支杆,真空配件,真空吊具等等产品

    粤ICP备171196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