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工程综合性能,保障结构稳固与可靠,促进桥梁工程综合效益提升。为促进该目标顺利实现,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把握每个施工要点是十分必要的。探讨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包括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检测、施工误差控制技术、定位连接控制技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自检技术等内容。
关键词: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围堰施工
0 引言
提高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工程的综合性能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施工单位所关注的重点。为促进该目标顺利实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把握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要点是十分必要的。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将其有效应用到特大桥工程施工中能取得良好效果,保障桥梁结构的稳固与可靠,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将探讨分析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视,能为特大桥工程施工提供启示与借鉴。
1 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的组成及原理
试验研究和具体应用表明,特大桥工程施工中,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取得有效的工程建设效果,保证结构外形美观,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特大桥结构的稳固与可靠。例如,当地震发生时,该技术能有效发挥对特大桥的防护作用,避免特大桥结构出现严重破坏或变形现象,实现对桥梁结构的有效保护,同时也有利于特大桥工程的后续修复工作。正是因为具有上述显著特点和优势,因而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1 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的组成
就其组成来看,主要包括壁体、刃脚、内撑三大组成部分,三个组成部分相互分层叠合,在深水环境,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经过加工处理之后,钢板与橡胶层紧密结合,让钢板对橡胶层充分发挥约束作用,进而大大增强围堰的竖向承载力、抗疲劳性能、水平变形能力等。同时在预埋件和上下连接板的支持下,使得上下结构的联接性能显著增强,确保结构的稳固可靠,在特大桥施工中更好发挥综合性能[1]。目前施工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基坑开挖和围堰施工中,不同种类材料的性能和作用略有差异,特大桥工程施工中应该结合具体需要合理选择,促进其综合性能的最佳发挥,提高特大桥施工建设效果。
1.2 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的原理
特大桥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在水平和竖向两个方向实现。水平方向上,该结构可以抵消一部分能量,并借助水平方向位移可以有效避免能量传递至上部结构,进而避免上部结构受到压力带来的破坏,达到有效保障特大桥工程上部结构的稳固性与可靠性。就其竖直方向来看,围堰结构能让横向变形受到严格约束,进而大大增强围堰的竖向刚度以及竖向承载力,有效抵抗外界压力所带来的冲击,让特大桥过程能够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出现倒塌现象,在水中有效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荷载,有效保障结构的稳固性与可靠性,促进特大桥工程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
2 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
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中,把握每个施工技术要点是十分必要的,为施工单位所关注和重视,具体来说,主要施工要点包括以下几项。
2.1 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为: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围堰钢筋绑扎及柱墩模支设→定位控制线并弹放标高线→安装调节固定→浇筑墩柱混凝土及拆模→施工放线。为确保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特大桥工程的抗震性能提升,必须严格把握每个施工环节,提高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水平,促进其综合性能的有效发挥。
⑴定位放线时,应该复核墩柱轴线标高和位置,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墩柱进行二次放线操作,测放出墩柱边框线和轴线,有效指导墩柱支模定位,并分出定位中轴线,然后有效指导围堰施工。承台浇筑前绑扎支墩钢筋,使其有效固定,避免支墩钢筋发生位移。支座预埋板固定之前,必须完成柱墩模支设施工任务,为柱墩模板有效加固,正确定位预埋板创造良好条件。柱墩边模校核和安装施工完成之后,用水准仪与经纬仪测量柱墩顶面标高以及轴线,为预埋板的水平度、标高检查以及定位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保证定位的准确与可靠,满足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规范要求[2]。
⑵围堰施工时,由柱墩钢筋上方开始,根据标高和轴线要求,正确定位和固定预埋板。为确保测量和定位精度,应该及时进行多次复核工作,轴线定位及标高控制误差应该小于5mm,保证施工的精度及可靠性。然后用焊接方式焊接固定墩柱钢筋及预埋板,预埋板安装完成后依次浇筑柱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时拆除柱墩边模。同时还要进行放线操作,经纬仪安装在控制桩上,测放轴线,参考特大桥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用墨线弹出支座定位中轴线以及承台边框线,保证定位正确合理,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为工程质量检查和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有效保障围堰施工效果。
2.2 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
首先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正确定位和校核,保证基坑和围堰施工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合格,提高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的准确度及可靠性。结合特大桥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围堰结构类型,保证尺寸合理,结构稳固可靠,能实现对围堰各部件的有效连接。由于一些结构的自身重力比较大,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可以进行吊装施工,常用汽车或塔吊进行吊装施工。技术人员、安装人员、指挥人员、司机应该相互协调和配合,保证基坑和围堰施工正确定位。柱墩顶部埋板上的螺栓孔与支座下部的法兰板螺栓孔对准,然后缓慢放下,松开起吊绳并穿入螺栓,由技术人员安装和校核,保证安装精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3]。最后拧紧法兰板上的螺栓,保证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结构的稳固与可靠,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促进基坑和围堰结构作用的充分发挥。
2.3 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质量检测
整个工程施工建设中,为促进基坑和围堰施工效果提升,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除了把握每个要点之外,施工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完成后,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基坑和围堰结构施工100%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检测时还要结合特大桥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以及设计文件,提高施工精度控制水平,确保满足施工需要,对存在的不合格部位及时改进和完善,促进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水平提升。
3 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整个工程施工中,除了把握上述施工要点之外,为促进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工程施工中还应该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技术。从而更好预防质量缺陷的出现,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保证基坑和围堰的施工效果。
3.1 施工误差控制技术
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误差,确保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支座与底部中心标高倾斜度不超过支座直径的1/500,轴线偏差不超过5mm。从而确保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的精度和准确性,防止结构受压偏心,保证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3.2 定位连接控制技术
浇筑墩柱前检查标高,定位轴线,混凝土初凝前校核质量控制标准,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及时清理基坑和围堰上的杂物,吊装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自检技术
施工中注意质量检查,重视基坑和围堰的日常维护,对锈蚀的钢板及时更换和维修,避免出现生锈现象[4]。补喷脱落的油漆,清理杂物,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提高结构的稳固性与可靠性。
4 结语
特大桥水中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综合性能,确保特大桥的安全与可靠。作为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应该认识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结合工程建设需要把握每个施工要点,加强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特大桥水中基坑开挖及围堰施工质量提高。使其更好发挥作用,有效提高特大桥的综合性能,确保特大桥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